株洲腫瘤專家唐利文:早期識別癌癥信號非常重要
?
50歲的劉先生,前年夏天參加同學聚會,席間閑聊當中,他告訴當醫生的同學,他肚子上的一個肉坨坨20多年沒什么變化,最近一個多月突然長大了很多,不紅不痛不癢。同學看了之后建議他盡快去醫院手術切除。劉先生趕緊到醫院就診后手術,術后病檢為高分化脂肪肉瘤。他術后定期復查,至今已近兩年,未見腫瘤復發轉移。
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腫瘤科副主任唐利文副教授表示:其實,對于惡性腫瘤,早期診斷,規范治療,很多患者是可以治愈的。但現實是,人們對于身體的異常信號熟視無睹,缺乏警惕,導致絕大部分腫瘤患者確診時已屬中晚期。因此,早期識別癌癥信號非常重要。
人體有哪些常見的癌癥信號呢?
●體表長期靜止的黑痣,或緩慢生長的無痛性包塊如脂肪瘤,近期突然加速生長,質地變硬,要提防惡變的可能。
●淺表部位出現多發無痛性進行性腫大淋巴結,要考慮淋巴瘤,也要排除其他惡性腫瘤轉移的可能。
●持續口腔、舌、牙齦潰瘍,用“消炎藥”治療無效,且潰瘍面逐漸增大,質硬,觸之易出血,尤其是長期嚼檳榔者,要考慮口腔惡性腫瘤。
●反復鼻涕中帶血,伴鼻塞,耳朵閉塞感、聽力下降,頸部包塊,要提防鼻咽癌。
●無明確外傷史,出現持續的固定部位的骨痛,服用“芬必得”等止痛藥難以控制,活動受限,或伴病理性骨折,要提防多發性骨髓瘤或惡性腫瘤骨轉移;對于10-20歲左右的青少年,要排除骨肉瘤的可能。
●婦女乳房內無痛性結節,近期生長加快,質地變硬,活動度降低,要提防乳腺癌;青中年婦女,有慢性宮頸炎病史,近期白帶增多、帶血,性生活過程中陰道出血,要提防宮頸癌;中老年婦女,不明原因出現腹脹、腹部隆起,尿量減少,要提防卵巢癌;絕經期婦女,無明顯誘因突然出現陰道流血,要排除子宮內膜癌可能。
●中老年人持續刺激性咳嗽一月以上,或伴痰中帶血,胸悶氣短,呼吸困難,用“消炎藥”治療無效,尤其是長期吸煙者,要排除肺癌可能。
●長期胃潰瘍,尤其是伴幽門螺桿菌陽性患者,上腹痛進行性加重,或原來的疼痛規律發生改變,伴進食后飽脹感,消瘦,要警惕胃癌。
●大便習慣和性狀改變,如糞便變細有壓痕,帶血,伴肛門墜脹感,要提防直腸癌;如大便呈糊狀,次數增多,排出不爽,或腹瀉便秘交替出現,經常腹脹,放臭屁,要警惕結腸癌。
●慢性乙肝、丙肝患者或病毒攜帶者,或長期酗酒者,近期出現肝區不適或隱痛,腹脹,疲乏,體重減輕,要警惕肝癌。
唐利文副教授提醒,平時多留意身體的變化,如果出現上述癌癥信號,要引起足夠重視,盡快去腫瘤科或其他相關科室就診,盡早明確診斷。
當然,許多惡性腫瘤早期可無任何癥狀、體征,但實驗室和影像學檢查常常能早于臨床發現診斷線索。因此,即便沒有癌癥信號,也不能放松警惕,建議四十歲以上的中老年人,每年體檢一次,其中有惡性腫瘤家族史或有不良生活習慣的高危人群,建議每半年體檢一次。